巫族迁徙源流
---巫元彪整理
第一节 巫族来由及迁徙原因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几次重大的由北向南大迁徙,大抵是受外敌的入侵,第一次在
东晋末年的五胡乱华,第二次在南宋至元初,第三次是明末清初,第四次是在中日战争。
至於巫族的来由及迁徙源流:按罗泌路史:巫人为高辛氏才子,显於唐虞,封於巫,
乃帝喾之裔,与八恺称十六族。又按帝喾高辛氏生子乾公,封于巫,采郡於青州山之西平
阳立郡(今山西省临汾市),巫氏系属平阳郡,世居平阳。历经帝喾、帝尧、帝舜、夏、商、
周、秦、汉、三国、晋十个朝代共计2800多年。迄东晋末年,匈奴刘渊得势,在左国域
自立为大单于,定平阳为都域,五胡乱华。裔孙巫暹从山西夏县避乱山东兖州,转徙福建
剑津(今南平市东),至隋朝大业年间(即:公元608年),暹公之裔孙昭郎公率子巫罗俊,
再迁黄连峒(今宁化县)开发。暹公后裔的另一支宗彦微公,则迁往江苏省句容县青山,
为江苏巫姓始祖。
巫罗俊配柴、纪二夫人各生一子:明甫、明达(无传),明甫号忠和,生一子:万宗,
万宗字和玉,号元本,袭阴职,遂翔居石壁,万宗妣肖氏生五子:仁、义、礼、智、信为
巫族五大房派。裔孙瓜瓞绵绵、遍及海内外。
第二节 巫罗俊后裔发展情况
一、 长房巫仁后裔发展情况
1、仁公房,志荣公后裔,25世潜公子孙迁徙情况
长房巫仁,袭授黄连镇将,配葛瑞娘生一子:嘉善,嘉善配李氏生二子:良辅、良佑
(良佑失考),良辅配黄连娘生三子:孟郎、仲郎、季郎(到九世止),孟郎配黄氏、继刘氏
生二子:正纲、穆郎;正纲配黄氏生一子:常兆,常兆配肖氏生二子:铭鼎、锡祚(殁),
铭鼎配王氏生二子:选官、遴官。选官配胡氏生二子:赐麒(失考)、赐麟,赐麟配陈氏、
继丘氏生一子:志荣,官别驾,13世志荣公配丘氏生二子:善继、善述( 到16世止),
善继传至23世宣郎妣李氏生二子:定郎、泰郎(迁清流嵩溪上坊),定郎妣余氏生一子:
巫潜,宋宝庆年间进士,任广东省怀集县知县,25世潜公生三子:伯三、伯七、伯八。
伯三郎妣曾氏生一子:宣义,宣义妣卓氏生四子:云官、震官、霆官、隆官;云官生一
子:子溥,震官公生二子:子清、子淮,霆官公生四子:子浩、子冲、子沂、子溜(止),
29世子沂后裔,传至35世彦庆公妣陈氏生三子:懋一、懋二、懋三,懋一公迁江西省永
丰县君埠乡小别村,又有从小别村迁赣县居住。懋三公后裔居宁化水茜乡里坑,至39世
贤甫公生三子:仕发、仕启、仕缵;仕发公仍居原地,仕启公在雍正年间从福建宁化县
水茜乡里坑迁江西省永丰县龙岗镇表湖村谷树岭开基立业。仕缵公迁江西省永丰县藤田
镇田心村,因受大姓的欺负被迫改姓为吴,现有一千多户人家。第28世隆官公生五子:
子洪、子涣、子源、子润、子浜;子润生三子:元柄、元枢、元机,元柄生二子:光祚
(生一子:好升),光佑(生一子:好昌),《好升、好昌移居长汀县》。元枢、元机二公
子孙,现住宁化县城、中沙、禾口、鸟村、石下等地。元机公后裔的37世孙鼎太和38
世孙有瑶移居福州。
第26世伯八郎之裔31世云卿公生三子:好良、德坚、德震;德坚生三子:宗宛、宗
贵、宗富,宗宛生一子:绍升(移清流县小基头),至37世天风,字西轩,明万历年间
移江西省石城县龙上上里大坑口。38世得荣移陶溪乡,得荣生二子:宗宝(止)、宗相,
宗相公率子福起於明末清初时期从福建清流小基头移江西省石城县横江镇齐贤村屋埸湾,
为屋埸湾开基始祖。福起公,字启吾配肖氏生五子:近成、近义、近月、近贤(止)、近春;
41世近成,字位先,进士,任山东省青城县知县,配杨氏生五子:癸、继、胜、风、龙(殇)。
近义配荚氏生四子:可伍、可养、可东、可新;近月配蓝氏生五子:万、运、赋、文、千;
近春配江氏、继李氏生一子:可宪,字济元,清朝康熙年间移福建省建宁府松溪县乌石马,
妣朱氏生四子:镜、锤、锭、绣;可新生五子:成茂、成盛、成德、成洪、成瞻。可赋,
字锡予,康熙年间移福建省瓯宁县豪村里仑下。43世成泰,字圣容,康熙年间移福建永安
县将乐坑,娶刘氏生二子:班、星,成玉,字昆辉,移永安县将乐坑塘坪后迁罗峰溪,生四
子:槐、楷、檎、机。成钦,字选臣,移建宁。邦景移永安县将乐坑。44世邦翰,字院尝,
乾隆年间移永安县安砂下塘,生三子:远、捌、满。邦海,字朝宗,移永安县安砂下塘,
生三子:六、佛、情。邦吉,字庆堂,移永安县安砂培竹口,生四子:昌、允、猷、碗。
邦衍,字瑞先,乾隆年间移永安县太垅桥,生二子:增、徙。家毛移建宁县张家坊。英尧,
字顺天,生三子:嵩、岭、崇,(父子及瑞崇俱往西蜀健为县磨子埸)。
32世德震公之裔41世近武,由康熙年间从福建省宁化水茜乡冷水坑因避战乱迁居
江西省兴国县衣棉乡之十五都上梅告之蒿排居住(即:现兴国县梅告镇寨脑村墙尾小组)。
2、仁公房,光一郎公后裔向永定、广东迁徙情况
11世遴官配张氏生二子:赐俊、赐杰(失考),赐俊配王氏生二子:志乾、大宁(失考),
据说有一支分江西省建昌府(现南城县)明清置上乡居住,志乾字大纲,号正先,特授山西
平阳府正堂,移宁化县三都龙瑚,其地原系曾先辈遗下,配王氏生一子:光一郎,遍观闽省
上杭,土衍膏腴,於宁化三都龙瑚始迁上杭县金峰堡武溪村,中村礤头,而后又徙永定县溪
南里及大溪口居住,配俞六娘生三子:十一郎(失考)、小六郎(止)、小四郎,小四郎配何
十四娘生二子:千一郎、千二郎(住上杭县九泰茶地下科),千一郎配李氏,继赖氏生一子:
大一郎,原住上杭九泰茶地厦科,公元1121---1163 年时期有的子孙又移宁化县鸟溪村,
大一郎配吴氏、继王氏、续黄氏生七子:仕聪、仕成、仕政、仕宗、仕恭、仕敬、仕猷。
於南宋绍兴年间,大部分子孙迁广东省韶州(今曲江县)杨梅,为入粤之始祖。后因英德县
土地肥沃广阔,众子孙又分别迁往英德、翁源、兴宁等地开基创业。
长子仕聪,妣李氏,移英德县蒲岭高车坝开基,其裔文让,徙翁源县雷公塘、饶村等处。
次子仕成,妣王氏生四子:贵滨、贵瑛、贵三、贵四;明景德年间,由杨梅迁英德县
尧山蒲东石霞,即现在的石牯塘镇石下村。其子贵三,移五石及罗定,佛山等处。
三子仕政,仕政公原住宁化县鸟溪村,因管潮郡生意,取道广东省丰顺县汤坑口兰田
都石定里黄土岭,行病身故,随葬屋后。三八郎思祖骸葬荒郊无人烟祀,以是孝思勃发,
即迁斯地创理卢墓奉祀,乃从此肇基於丰顺县汤坑口湖砚社蔗村。仕政公妣张氏生三子:
长子名九郎,妣王氏生二子:长子三八郎,生二子:三十郎、八三郎;三十郎妣高、吴
氏生三子:次子大五郎,妣丘氏生六子:福缘、福谦、晚第、晚成、福德、福全;福谦
公为丰顺县汤坑镇湖下村的开基始祖,福谦妣林、许氏生三子:其裔孙有6000人以上。
其第十二世孙乃儒,於清乾隆丙寅十二年只身携11世祖(父)之香火英勇渡船入垦於台
湾府上淡水八里分即:台北州淡水郡八里份堡下罟仔长道坑口,先后开荒之地达五坑门
之多,惨淡经营,困苦成业,其后因人势单薄备受他姓之压迫,乃转徙於今桃园县中坜、
桃园、关西、平镇、观音、新屋、大园、台北市、新竹市等地。
又有丰顺县庶林庄塘溪口的同支系十三世焕芝,在乾隆年间入垦於台湾桃园县大溪
镇南兴里立基,后裔又分支往龙潭乡平镇乡新势村繁衍,至今各有成就。
仕政公的其他后裔有徙惠州金鸡塔下,亦有由揭阳霖田都迁至惠阳麻畲径,及四川德
阳黄浒镇者。
四子仕宗,住福建上杭县九泰茶地,妣周氏、继王氏生一子:万四郎,万四郎妣张氏
生二子:仲三郎、仲五郎,仲三郎妣吴氏生一子:万十郎,万十郎妣温氏生三子:刘通、
大二郎、大什郎;刘通至26世裔孙化生公,由乾隆元年携三子从福建省上杭县九泰茶地
迁江西省兴国县均村乡黄田,即:现朱目村开基立业。22世大二郎妣曾氏、继余氏生一
子:德寿,德寿妣温氏生一子:法道,法道妣江氏生三子:通一郎( 裔迁会昌、永丰)、
子望、子荣;子望妣范氏生二子:得纯、春二郎;春二郎妣温氏、继温氏生三子:士安
(移居兴国)、士任、士立;士任,字巫佩,从福建省上杭县茶地下科迁江西省会昌县站
塘西峰背开居。其31世裔孙荣丰,又于道光年间从站塘西峰背迁麻州镇桃丰村大湾立业。
25世子荣之孙士苑公,由清朝康熙年间从福建上杭九泰茶地迁江西省会昌县马林堡居住,
士苑长子元山公移赣县下丹老庙背,元山次子金灿公移居宁村,金灿之孙宗佩公,由宁
村移居遂川县横岭乡琢石坑。
仕宗公的其他裔孙有移广东英德县,归仁县长蒲东水竹径都,还有徙粤之潮州,湘之
攸县东乡者。
五子仕恭,妣杨氏,仍居永定溪南,其裔有迁广东省大埔县和翁源县,至乾隆年间又
有裔孙迁居广西省昭平县、平南县和象州县罗秀乡的小三岔及金秀县的和平村等地。
六子仕敬,配李氏、继何氏生三子:长福、次禧、三禄,长子巫福,字忠厚移嘉应汤坑
(今丰顺辖地)子孙移曲江之乌石,上木坪,乳县梅花矮寨下,乐昌之坪石风凰山,其21世
志三郎公由乌杨桥,徙居江西省信丰县内江堡杨屋镇开基,33世尚宾公由清朝康熙年间,
由信丰移赣县长洛半径及东门外开基立业,34世崇杨,字惟常,由信丰县徙居上犹县社溪
镇大西坑开基,22世志四郎公迁居江西全南县第三区镇南保袋油开基,(现寨下乡岱油谷
丰田子湾水东),24世胜宗公迁居江西省全南县镇南保暗石坑(现龙源坝乡江坪村东头子),
还有迁江西龙南县之小畲岭,于都县长乐里,赣州市下壕塘,广东省南雄县江头镇长潭尾,
北山乡小水细龙富俚,湘之宜章乌杨桥,永兴之廿都岩下,及十都炉头冲,皆福公裔。
3、禧派迁徙情况
仕敬公次子:巫禧,字忠立,宋文学祭酒,敕授修职郎,当南宋宁宗开禧元元(公元
1205年)由福建省永定溪南以文学游粤,徙居韶州(今曲江县)杨梅,而后转徙兴宁县罗岗
洋圹,为兴宁罗岗洋圹开基始祖。禧公配谢氏生一子:名春回,宋儒学生员,举乡饮太宾,
回公配凌氏生五子:景发、景成、景新、景茂、景松(无传)。
禧派长房,景发公,官任宋朝长沙太守,配李氏生四子:道兴、顺兴、益兴、志兴。
景发公长子:道兴妣彭氏生一子:贵甫,移长乐(今五华县)油田,贵甫公妣钟氏生四子:
金元、金旺、金善、金兴。(台湾新竹巫氏族谱为:祥旺、祥善、祥兴、祥源)。
贵甫长房元公,字幼山,由油田移居双头立基,妣刘氏、续罗氏生三子:文万、文祯、
文福;文万传巫鹏、晋风迁广东连平县惠化石龙碗瑶下立基。25世文祯之裔32世荣略
公携二子:子仲、子礼在清朝雍正七年,从广东兴宁迁江西赣州,而后徙修水县黄沙港
镇陶家村、何市镇田浦村等地。25世文福之裔29世仕卿公生五子:继孔、继曾、继渊、
继思、继禹;继孔之裔迁万载县株潭冷塘。继曾之裔居万载大桥乡老木山、白良乡小坑。
继思生二子:万儋、万标;万儋居白良岐里。万标居万载大水源。继禹之裔居万载白良
小坑和三百兴泉塘。另有珍公下金公传大顺,迁广东省连平县九连山大溪畲立基。元公
之裔还有居江西信丰县虎山乡隘高及大桥,广东省石碣围等地者。
24世旺公居长乐县,生四子:京山、得全、文禄、仲十郎。京山公裔32世玉亮公由
清乾隆年间,从五华县黄连圹迁河源市埔前镇银轭垅开基。37世振乾公又从河源迁入广
西省钟山而后转迁平乐县张家镇香花村居住,32世玉璋公之裔居湖南省浏东豆田石枧坑。
25世得全公之裔34世奇俊公由兴宁罗岗迁五华县巫增圹,奇俊公生四子:大元、大标、
大荣、大崇;35世大崇公由清朝乾隆年间,从巫增圹移广西省贺县桂岭镇燕子岩村开基。
25世永禄公之裔30世万龙生三子:色耀、色彩、色新;色耀居四川,色彩后裔居江西
宜春慈化砂石岭。色新生二子:亮元之裔居浏东古港、亮九公之裔江西萍乡赤山桥。
24世善公,迁广东省大埔青溪始祖,善公妣黄氏生四子:宗元、宗达、宗智、宗鼎。
嗣裔多往平沙、湖寮及嘉应(今梅县)之松口梅教、上中畲、嵩山、饶圹燕角、浒洲、西
洋、唐坑等处,其余潮安之登荣都,归善之宝台山,惠州之金坑淡水,子金之温子,连平县
之忠信横岭、富乐山、和平之阁前、东莞之黄京坑、番禺之沙河、清远之下廊、广宁县
之江谷大潘,丰顺之留黄三洲等处。迄清康熙年间,俊奎公由梅县嵩山迁鹤山。玉渊公
移新宁(今台山)之大顶村,及恩平、阳江、电白等县,清嘉庆年间曰荣公从广东连平县
忠信圩迁入广西容县罗江镇竹良村大新村居住。
清雍正二年广东省镇压平人巫阿政入垦台湾省竹堑新埔仔(在今新竹县)。
清高宗乾隆时期,广东省普宁县罗溪尾寨巫周德,渡海来台湾经商,居住在现大社
乡大社村保元宫庙后附近。
25世宗元公之后裔32世巫璋公,由康熙初年从广东五华县,移江西省遂川县左安镇
梯岭村半迳,璋公生四子:长、三、四子仍居半径,次子九旺,迁湖南省茶陵县九田乡居住。
25世宗达公后裔32世善任公,从广东兴宁雪岗峰,移江西上犹县金鸡垅万罗岗开基。
25世宗智公妣唐氏生六子:山甫(千一郎)、德均(千二郎)、德福(千三郎)、德厚(千
四郎)、德清(千五郎)、德章(千六郎);(台湾省新竹巫氏族谱为宗智生九子:千一郎--
--千九郎)。宗智公裔居大埔县清溪,嘉应(今梅县)、潮安、归善、惠州、紫金、连平、
和平、番禺、清远、广宁、丰顺。到了康熙年间其俊奎公由梅县嵩山迁鹤山;玉渊公移
新宁(今台山)及恩平、阳江等县,到了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粤西南路,土客之斗,历
十四年之久,死亡相继,有逃难广西省柳城龙头者业宏公裔也,迁荔浦者,玉丽公之裔也,
徙修仁者,文成公裔也,亦有因土客不相宁,移至赤溪之田头,及四会,肇庆,防城之那良镇
德兰村和北仑村,有钦公又从德兰迁入广西扶绥县东门镇江边村六纳屯,45世君贤公由
清朝年代,从防城北仑村迁入广西省上思县平福乡关其村。然自经此惨剧,庐墓邱圩,上
代多不能衔接焉。
26世山甫公后裔31世显辉公,从惠阳宝台石黄布及福竹凹迁广西省玉林各地居住。
33世承俊公由康熙年间,从广东省龙川移江西遂川县左安镇塘背,美生公裔则迁上犹县
双溪乡水头村立基。
山甫公下传三九郎、念一公、尔炽迁广东省连平县忠信镇横岭立基,山甫公下传三
九郎、巫英、愿康迁广东省和平县阁前龙湖立基。
26世千三郎公的第13世孙植栋公,於清朝乾隆35年(即公元1770年)入垦台湾
省锣湾乡丸湖庄(今苗栗县铜锣乡并葬於此)创业。植栋公生三子:朝纲、朝纪、朝煊,
勤奋成业,其裔有移居苗栗县通宵镇、三义、铜锣、大湖三乡、台中县大甲镇、东势镇、
外埔乡,屏东县、南投县国姓乡、台北县三重市、永和镇、花莲县吉安乡、台北市等人
丁旺盛。
26世德清公生五子:万三郎、十二郎、十一郎、政一郎、万一郎;其十一郎裔云峰
子孙居江西省万载县仙源下堡狮子石。燕峰之孙33世奇华公,由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
1703年)八月初二日离开原籍梅县桃尧乡窖村,道经江西省十余县时历半载,迁至湖南省
浏阳市中和乡孙家段开基。27世政一郎子孙迁广西省鹿寨县寨沙镇和罗秀介排村居住。
26世德璋,名千六郎,移住嘉应州镇平县嵩山堡凹下村开基,为嵩山始祖,此公与
教家张伯二郎为结拜兄弟,并拜他为师学法,故称为祖本宗师,法号张法青,今之法师
公也。又称为马司爷,因常提农作上的有益意见,使家作收益良多,且无后嗣乃遗嘱子
孙要同祀马师爷,此为本系之特色。
德璋公妣罗氏生二子:福寿、禄寿;福寿妣邱氏生五子:贵宗、贵珍、贵芳、贵琛、
贵崇;长子贵宗妣温、古氏生六子:德全、德广、德昌、德隆、德俊、德显;德昌后裔
居江西万载县白水火咀壁。德隆妣张氏生三子:秀嵩、秀岩、秀仑;秀岩妣曾氏生三子:
兆山、恒山、北山;兆山,讳子茂妣揭氏生五子:尚忠、尚质、尚文、尚礼、尚智;恒
山,讳子盛,妣梁、曾氏生三子:尚魁、尚爵、尚威;北山,讳子昂,号逸士,妣曾氏、
汤氏生四子:龙川(号尚策)、永川(号尚书)、淮川(号尚卷)、尚诗;尚策后裔37世
逸成于康熙初年从广东省五华县经商至广西省象州县运江镇,后迁罗秀村。
德章公七世孙永川,讳尚书,妣汤、管氏生二子:新益、振益,振益妣钟氏生四子:
冲九、翼甫、起泰、纯矩;第35世冲九公,号君范,别字一孔,迁广西省宁明县那堪乡
岜晓村开基,冲九妣孔、宗、李氏生四子:士发(移江西省)、士球、士奇、士俊;士球
娶张、宋氏生四子:恒捷(部分移居印尼)、恒伟(15世孙辉移居台湾省苗栗县头屋乡)、
恒本(部份移居泰国)、恒明。至十二世玉宇、玉富二兄弟於乾隆年间,由淡水入垦於台
湾北路淡水桃涧堡嘉东溪福兴庄自创田业屋舍,成为此地世家。冲九公的其它后裔已发
展到宁明、凭祥、及越南等地,人口达一万多人。
德章公七世孙永川系之十二世玉生、玉良於乾隆年间入垦於台湾苗栗县头屋乡立业,
此系人才辈出,繁衍於苗栗镇、造桥乡、后龙镇及台北市等地。
德章公七世孙永川系之39世开福、开宝、开相、开咸等公,由清嘉庆初期从广东省
嘉应州嵩山乡迁广西象州县昌化里开基兴建新长村造宗祠。而后有迁罗秀街、百丈花街、
寺村街、象州街、石龙街,金秀县桐木街,以及荔浦县、柳城县等地。
德章公七世孙淮川系之十二世玉宇、玉富於雍正年间移居台湾北路上淡水桃涧保下
嘉东溪福兴庄。其第十三世孙除永兰、永苍、永荣外,永潘、永新、永华三兄弟於乾隆
年间上陆淡水,稍为人作工后,入垦於台湾府淡水桃涧堡茄冬溪大竹围庄开田约四十甲,
而后第十二世孙玉洞、玉志兄弟亦事台,刻苦经营、终获成就,而玉洞公祭祀公业於台
北县茑歌镇,其裔大都移住中坜、杨梅、台中县东势镇外乾宏於民国二十九年移住於台
北市士林发展。
29世德显公裔未生、酉生二公子孙居台湾省苗栗县造桥乡。
28世贵珍公裔34世一义公,由广东省兴宁罗冈移江西省兴国县杰村曾田花山开基。
至38世文耀公,又从兴国移居永丰潭头新街,39世文觉在乾隆年间从兴国迁吉水冠山,
39世明镐由乾隆年间,从兴国江背长山坳背迁永丰潭头飞龙山,39世明贵公由嘉庆年间,
从兴国移乐安县云盖乡五十二都奁田富头湾立基,42世世海由兴国花山移泰和县冠朝乡
坎头河背立业。
25世宗鼎公后裔29世立玄公,由广东兴宁移江西省崇义县金坑乡陈家山和马鞍石。
宗智公下德福传巫经生三子:上学迁广东省连平县忠信镇中洞立基,上诗迁广东省乳源
县金竹园立基,上书迁广东省连平县油溪富乐山立基。宗智公下德富传奇峰、万彰迁广
东连平县溪山茶山立基。宗智公下德富传仲清、永康、代胜迁广东翁源县岩庄群辉立基。
24世兴公生四子:规、矩、准、绳。规公之裔29世尚绪生五子:琴、琪、琏、珠、
玉,琴公、棋公由明朝末年(公元1625年),从广东省梅县迁广西省宾阳县始创。琏公迁
湖南醴陵,珠公之裔迁湖南省浏阳小溪杨树潭,玉公之裔迁江西省万载县株潭获付杉树下。
规公下第三十三世育魁,移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乡获付叶家段。兴魁移居江西省宜春市
慈化镇蔡家坑。
25世矩公之裔29世念六郎迁惠阳淡水金坑子,至34世宪材公在乾隆年间从金坑子
移广西省武宣县龙村开基。第32世乐舜公在乾隆年间,从广东省五华县迁广西省宾阳县
大桥镇红村开基,广西省来宾、贵港各地也是兴公后裔。36世清杨移湖南省礼陵市礼东。
36世芳公移江西省萍乡市桎木山。
25世准公之裔31世瑞祥公,由广东兴宁县富竹径移江西崇义县茶滩乡杨梅排开基,
至37世传发公移龙勾乡良田居住,32世道来公在康熙年间,从广东省兴宁县迁江西南康
县赤土镇杏花村谷田村开基以及南康县西华乡,大余县城石桥下,道成公迁万载县高城乡
奇丰村,道万公迁万载县株潭乡巫山圹和山背,道昂公迁万载县老庄下、金盆市、上院背,
道兰公迁萍乡市上双料,道源公迁浏南文家冲大竹园,道锡公于公元1660年从广东兴宁
县富竹径迁江西南康县横寨乡有田下,35世月芳迁湖南浏南木瓜坡。日芳移湖南攸县横
山乡地木冲村、湖沙垅村,星芳迁居湖南道州。
31世迪公生五子,次子冲元之裔迁江西省南康县赤土镇莲塘村樟树坝。迪公四子冲
辰之裔迁江西南康县赤土镇莲塘村梓树坝。迪公五子冲舛之裔迁上犹县营前镇街上。
25世绳公之裔迁江西省上犹县安和乡滩下和寺下乡,湖南省平江县龙门裁家坪等地,
22世顺兴妣陈氏生二子:仁政、文政;仁政妣陈氏、继刘氏生一子:效端,效端妣
陈氏生三子:广、庸、金;广公之裔28世京公妣石氏生四子:立道、立德、立贤、立哲;
立德妣吴氏生六子:琪、瑶、球、琳、珍、郎;瑶公之裔迁江西赣县黄田木梓山书官坑
大田上村坳和大埠乡岽孜脑、大埠黄富白竹坳、螃蟹钳、福竹山。琳公之裔迁江西省兴
国县社富乡溪源大坑尾。29世立哲之裔34世时禄公由乾隆年间移兴国县鼎龙乡石源村。
25世庸公之裔31世质公由广东省龙川平悦移兴国县留龙乡陂下窝。效端之裔还有居遂
川县滁洲茶头坑、大汾镇米岭和泰和县碧溪乡曲尺村。
23世文政公妣陈氏生三子:效贤、效宽、效全;效贤公生三子:璇、琢、玑;巫璇
生三子:仁全、勇全、智全。仁全后裔居湖南省浏东小坑杨家漕。勇全后裔居江西省遂
川县滁洲茶头坑。智全公后裔30世玉瑞公迁江西省遂川县大汾镇石狮村和上文井,该公
生四子:贤捷、贤标、贤振、贤亮;标公、振公迁四川省金堂县,34世兰萱公由清朝康
熙丙午年,从江西省龙泉县左安新房迁入四川内江市河东龙桥里。文政公下巫肌传瑞熙、
粤祯迁广东连平县九连山獭坳立基、文政公下仲贵传应达迁广东省连平县惠化密溪立基。
22世志兴公生三子:良政、崇政、惟政,良政后裔33世荣盛公,由康熙年间从广
东省兴宁罗浮黄沙溪湖洋背迁江西省兴国社富乡洒源苦竹尾立基,崇政公生六子:永明、
永聪、永良、永贤、永恭、永成;永明公后裔至27 世巫岫生三子:云祯、云祥、云祚,
广东省兴宁县罗岗镇洋塘禧公祠周围地方,为岫公后裔,并以祚公子孙为多,也有不少
迁外的,如:31世京扬公由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5年)从广东少兴宁县罗岗迁江西省
崇义县过埠镇小水坝开基,传至35世展文裔,于1956年由过埠砂下垅移居铅厂镇石底
河村岗上开基,第35世展章和展高裔于1956年由过埠小水坝移关田镇下关村彭婆山开
基,33世仕洋公移万载离源冲。31世龙田公从广东省兴宁县罗岗镇洋塘,移江西省瑞金
县七堡严可甲栗树下开基立业,又有裔孙从七堡乡栗树下迁居江西石城县大由乡鸡峡背。
24世永聪公后裔居江西万载县黄茅镇源头冲,高城乡下院和江西修水县桃坪村等地居住。
24世永良公妣李氏生二子:元、享;享公妣刘氏生六子:祖义、祖智、祖轩、祖禧、祖
廉、祖周,祖轩后裔32世高彩公由清初迁湖南省醴陵市虹桥始祖。祖禧之后裔第40世
庆寰公由1931年从广东省兴宁县罗岗镇柏桥头迁江西省泰和县小龙镇,又在1941年迁
兴国县高兴圩居住,又有迁湖南省礼陵市东乡庄埠龙圹。祖周后裔居广东省和平县下车
镇岭南,37世福庆公由民国初从和平县下车,迁居江西省信丰县虎山乡土孜坳泥坑开基,
31世可昌公由广东省兴宁罗岗移江西省兴国青德乡龙坪堡青寨居住,至39世成作公在
1967年从兴国县茶园乡匡坊牛牯岽,迁江西省泰和县水槎乡四和村黄龙居住。
崇政下永成传巫及、云略、煌胜、日章,迁广东省连平县城前进八街立基,还有迁
浏阳市浏南石霜庙坡。
景发公后裔还有居兴宁黄沙溪、罗圹、柏桥头、颜峰、司城、龙川之平月、东莞之
螯湖、博罗之下岚基坑。江西省高安、分宜、宜春、奉新、萍乡、安福、于都县之营坊,
以及福建上杭、永定县桑梓畲、孙坑等地者。
禧派二房景成生五子:宗泰、宗远、宗兴、宗显、宗德,其裔近则移双头山、山鼓
楼坪,梅县之石坑,瑶上之梅子峰冈下及梅县附城,远则有闽之武平上山圹,川之江津县
西厢坝。宗泰公裔第32世瑞福公,由乾隆年间从广东省嘉应州枫树下移兴国县枫边海丰
漆寮坑立基。第31世期仑、期瑞二公,于清初年间从广东省嘉应(现梅县)枫树坑移居
江西瑞金县兰田团(现沙洲坝)桥坑立基,后又有裔孙从瑞金桥坑迁往袁州和吉安等地者。
第22世宗远公后裔,其30世祥禄公由清朝初期从广东省兴宁县罗岗莲湖移江西省兴国
县中坊江背开基,32世贤贵公由清朝康熙年间,从广东省兴宁县罗岗迁江西遂川县湓珠
乡桐木坑立基,32世云光后裔居江西分宜双林,32世云钟后裔居分宜杉山口,第28世
曰凰公后裔居遂川县左安乡下员村九田坑。第22世宗显公,移江西省寻乌县双桥堡大同
村上街,其裔居江西省赣县大埠乡下赤竹嵊坑、湖南省浏阳南乡王冈冲筲箕坡。第22世
宗德公后裔居江西省宜春市彬江镇大浦村。
禧派三房景新公移龙川,其裔居龙川下塔,惠阳梁化、淡水、沙田、新圩、博罗埔前,
深圳葵冲、横岗、龙岗巫屋村、龙西对面岭、石溪、老围、壁宿穴、竹头背,东莞三峰,
南海,惠东安墩、稔山、平山、连平忠信,紫金和江西萍乡,宜春,湖南礼陵,浏阳,四川
成都为多。景新公配赖、黄氏生二子:秀兴、俊兴。秀兴生二子:忠保、唐保;各生六子:
世宗、世荣、世文、世迪、世英、世敏;世谦、世杰、世华、世端、世弘、世弼。俊兴
妣管氏生二子:常保、午生;常保妣钟氏生一子:世昌。
24世世宗(又名世隆),於明洪武年间移增城之回龙境,至32世元茂公由广东省迁江
西于都县岭背乡上营村,36世国兴生四子:定昌、定贵、定文、定能,定文公由岭背迁
永丰县藤田镇,后迁吉水县冠山乡瓦庄村,定昌公迁永丰沙溪圩,定贵、定能二兄弟迁永
丰县瑶田圩,世荣公下清泉传巫禄立迁广东省连平县忠信镇矮岗立基,其余迁四会之马头
营、阳山之寨冈、博罗之埔前、南海之亨滇沥口等处。
24世世谦公移龙川县小岭,其33世相月公由兴宁县罗岗,移江西兴国县永丰乡社背
村创业,33世相顺公由兴宁县罗岗迁兴国永丰乡濠溪村立业,34世相顺次子朝纪公由康
熙年间又从濠溪迁永丰乡社背村立业,其30世纶公生八子:居江西万载县高城乡月光滩。
33世拨魁生四子:居湖南平江县长寿乡长寿街大屋坪、白沿村坳上村、小将村、黄金洞
金福村天门站。第26世万贵公移江西兴国县隆坪乡荷岭, 33世相成公移万载县小地名
直桥立基,世谦公下粤发传卓栋,迁广东省连平县惠化坳肚蚧蝴立基。
24世世杰公迁龙川县下塔,世杰公生二子:琏、瓒;琏公生三子:万福、万禄、万祥;
万福公后裔居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冬瓜坪,万祥生四子:绍、纪、绅、绚;绍公后裔居湖
南醴陵西乡梅小境。纪公后裔33世云标公从龙川下塔迁江西上犹县上埠坝,30世尧祝
迁江西省萍乡市东源民主村破塘。36世南秀住湖南省攸县大都大禾塘,36世南位住湖南
省浏阳石霜芭蕉冲。32世廷祚迁湖南平江高段。绅公后裔31世光岑迁湖南平江县白沿。
绚公后裔32世继宗公生六子:住江西万载县大桥龙田,32世富宗公迁江西分宜县石壁下。
35世巫锡伟迁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锡伟二子巫作江(原名昌,贡生)为奉直
大夫,作江公生二子:长子巫一峰(原名成麟,邑增广贡生)生十子:作江公次子巫丽峰
(原名成朋,州同加二级, 清皇帝诰授为奉直大夫),生三子:二公后裔为成都巫氏十三房,
在十三房子女中共有四个清皇帝诰命的朝议大夫,十二个国学士,十多个省级学府毕业生,
清朝时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建有“巫氏大夫第”, 和巫氏总祠堂共有三千多平方米。
现有一千多人,人才辈出。世杰公后裔还有迁广西省藤县金鸡镇等地。
24世世华后裔32世孟峰生六子:仕祥、仕祯、仕裕、仕贵、仕芳(五子均住湖南
浏东苻埠高枧)、仕联住江西省萍乡市芦溪仙风银河。31世守淳后裔居湖南浏东株家溪。
24世世端公之裔31世家祯公由兴宁县罗岗移居平远,后移江西会昌文武坝下山窝
立业,还有迁居江西省南康县朱坊乡花树罗坑。
24世世敏公移连平县陂头立基。
29世立遵公后裔移江西长宁,四川、湖南酃县茶园等处。
24世世昌公生二子:瑞、端;瑞公生四子:宗成、宗富、宗贵(移官庄和平)、宗奇
(移公庄白石岭)、宗成生四子:锁、铉、铖、镜;铉公生三子:仁富、仁贵、仁金,仁金
公生三子:立完、立宙、立守;立宙公再由龙川迁惠州府归善县梁化洞任屋寮。立宙公
生四子:礼、祯、祥、祚;立守迁江西安远县。立宙公长房:礼公后裔巫丞等三人移居
新安县葵冲高圳头。巫珍居葵冲海头洞背。27世巫清移居归善县(今宝安县)坪山赤凹。
27世巫涛字若绣生六子:廷奇、廷异、廷栽、廷锦、廷秀、廷机;若绣公讳涛公阅览东
莞、增城、龙门等地,未见有宅场可意者,旋回至龙岗洞里有杨梅园宅所,龙穴局俱可
为安居胜地。遂访地主求买,言定价金贰拾,驰书至惠阳州府书吏房,追长子廷奇到位
承买,大业已成,在杨梅园开基(后改为石窍)。廷栽回梁化老屋,廷栽公生四子:聪国
(住清远犁壁坑石坎)、明国(住老屋)、圣国(移居恩平县亚妈桥)、智国(住过界坪老
老屋)。廷异生五子:华国、信国、换国、荣国、新国;荣国、新国二兄弟从石窍移居竹
头背。其他诸兄弟仍住深圳石窍。
景新公后裔的第十八世孙振奇於清光绪年间迁居香港新界,为香港之始祖。
另有丰顺县汤坑口湖下下潭松章公,於光绪十七年(1891年)21岁时,听有巡抚要
求来台湾就任,与友人搭便帆船上陆基隆,身边只带二角钱,因此步行往来於基隆台北
之间流浪做零星生意,后来当基隆码头工友,因工作认真不久升为工友小头,之后任码
头仓库管理员,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写信回乡招来拾名乡亲来基隆
筑港作工,当时基隆工资比潮洲工资要高出一半多,因之潮洲工人陆续来台,多达三、四
十名,而基隆之巫姓多在此时来台。松章公妣庄氏生三子:福源、福振、椿,福源生一
子:金声(现移居澳洲),福振(台湾协同运输公司董事长)生三子:银河、银棋、楠榕。
银棋(协同运输公司董事长、台湾巫氏宗亲总会理事长)。
至於粤迁四川省成都三河埸,及杨家桥,金圹县之大渡乡杨柳桥,壁山县之后巢乡,
威远县之兴都隆埸、简阳县之贾家埸、资中县之球溪镇、华阳县之龙潭寺秀水湾,永川
县之王家坪、湖南礼陵县之虹桥、浏阳县之中和、酃县之寨背垅、石鼓、桐车湾和安仁
大冲等处者发、新二公裔皆有。
禧派四房,景茂公配袁氏生四子:仲兴、贵兴、宁保、必子。仲兴移江西省安远长
河堡,于明洪武十八年参与兴宁户房吏,因事戌滇南涉及其弟贵兴、必子逃往江西安远县
长河堡所遗田产尽粥,用费结绝军丁,二十四年发、成、新三公拆立民户各当差。巫贵兴,
字法贵,迁江西省安远县东营脑(现属于都县盘古山镇人和村),生子万承,从此隐姓埋名
改姓为蒙,其他遭株连未详。万承生三子:蒙念四郎、蒙念五郎、蒙念六郎;蒙念四郎
迁广东省仁化恩村,其裔有居海南岛、香港等地。蒙念五郎传至第31世信立、信可迁江
西南康龙华乡上下蒙村。信举仍居于都人和村,蒙念五郎之后裔有迁宁都县赖村乡蒙坊,
广州市城内外和汕尾等地。蒙念六郎则迁广西各县、市,人口达百万以上,景茂公之裔,
为罗俊公后代繁衍人口最多的一支宗,但已改姓为蒙了。
仕敬公第三子:禄公,字忠和,居汆光高沟白塘,妣陈氏生四子:长子璋、次子玑、
三子瑁(举人出身授宗人府,回住永定溪南),四子琼,由曲江县杨梅迁英德县之下隅乡
横石圹之上下巫者,至今仍居其地。
4、祈派迁徙情况
大一郎的第七子仕猷,御史,配何氏生一子祈,宋代为乡饮大宾,居永定大溪及罗滩,
为罗滩始祖,祈公配张氏生七子:伯一郎、伯二郎、伯三郎、伯四郎、伯五郎、伯六郎、
伯七郎。
20世伯一郎,居深圹大片、连城等地,伯一郎生二子:远一郎、念三郎;远一郎之
裔29世福盛公,在明朝嘉靖年间从福建省连城县迁江西赣县茅店西坑立基。其后裔现居
赣县茅店西坑、梅林、大田、五云等地,还有迁万载县仙源白竹坪等地。
念三郎后裔:据台湾省彰化县溪湖镇顶寮巫氏族谱记载:明朝时茂华公移居於福建省
漳州府平和县南安,为南安一世祖,其第七世孙廷实、廷联堂兄弟均为经延讲官太子少保
协办大学士,而廷联公的八个儿子:第八世仕姜、仕居、仕贡、仕鼎、仕魁、仕科、仕
院、仕圭兄弟於清乾隆年间由鹿港上陆,先住於彰化,遍观附近土地后入垦於溪湖顶寮,
现为此地之望族,人士济济,是台湾省巫姓人口聚居最多之地,与陈、李、杨并排为湖
溪四大姓之一。茂华公的其他后裔乃居福建省南安县溪美镇宫兜等地。
台湾省南投县鱼池乡新城村,埔里镇大城里,竹山镇圳头坑坪仔顶庄朝村和台中市
四维街的巫姓,其族谱记载系福建省永定县大溪培元社,十世祖六兄弟中的第二房巫育园、
育元、育才、育英四兄弟携眷在乾隆年间,徙居台南市,育才移垦南投竹山,其子振成
於道光年间移垦鱼池,此系现多住於竹山镇,鱼池乡,埔里镇、台中市。
20世伯二郎移广东河源。
20世伯三郎移广东梅县单竹,有迁四川。
20世伯四郎住永定溪口,至23世景义公裔由永定迁江西于都小溪居住,景龄生五
子:祖安、祖旺、祖生、祖璋、祖祥;祖安居永定溪口;祖旺生三子:显通、显达、显荣;
显达迁移永安县;祖璋生二子:显洪、显荣;显荣后裔移江西省赣县石芫乡广教寺沙丘
屋牛形。祖祥生一子:显昌(移福建武平县),祖生生一子:显岗,显岗公生四子:玉瑛、
玉琏、玉瑞、玉珊,26世玉瑛公生七子:守仁、守义、守礼、守智、守信、守正、守纲。
27世守仁公生三子:通、鹏、进,巫通生一子:定国,据台湾省南投县鱼池巫姓宗
人口传:祖籍为福建省永定县大溪,先祖为明末官吏,不齿满清侵华乃於明末清初,渡海
经安平移居台南市,后於康熙、雍正年间与李姓入垦溪湖镇巫厝,为最早之溪湖开拓者,
经过一番困苦经营后,成为大农庄户。至嘉庆末年因与陈姓占水灌田发生械斗,撤离巫厝,
家谱因此失传,为图谋再起,其巫翁、巫水(号十全)父子乃冒险离开其他族人,携眷翻
山越岭,历尽艰辛,步行经员林、浊水、集集埔、土地公鞍、铳柜、头社、水社海(日月
潭)旁猫兰田螺窝。而后由彰化方面运入物资与当地布农,邹族兰番人交易,并大事拓荒,
所开之水田,茶园等几千甲,又经营制油厂,家中养成众多壮丁练为家兵外,家中大小由
武师教武,吃饭时打鼓为号,宅成城堡,大土墙外绕以鱼池,防范生番盗袭,十全公夫妇先
后任五城堡总理,为此地方之首富。十全公生九子养一子共十子,子孙多住南投县鱼池乡、
埔里镇、台中市、台北市,其第九子,名竹,讳青山生三子:第三子巫俊从小聪明才智,
从事土地开垦及改良、造林等,家境比祖辈更丰,业誉卓著、光耀祖业。娶妻吴月生九子
八女有6子均为高等学府毕业,长子永昌,日本名古屋医科大学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全家14口人均是博士,永昌长子光雄,美国耶鲁大学研究所毕业,现任美五大银行之一
国际投资银行副董事长兼远东区代表,移居日本东京。次子永胜,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理学
部毕业,台大教授,永胜之子巫健钦,美国医学博士,移居美国。三子永福,日本明治大
学文科毕业,曾任台中市市政府秘书等职。巫俊家族是当代巫姓最兴旺的家族。
又据广东省廉江县瓦角村高垌族谱记载:27世守仁公於明弘治年间(公元1540年)
从闽永定县溪口岭脚迁广东省廉江县石角区高垌开基。守仁公长子:巫通生一子:定国,
定国生二子:巫尚、一山;一山生二子:世超(后裔元祥公移广西省合蒲山口市)、世有;
世有生五子:至35世万珍公(又名福善)生五子:元仕、元亨、元达、元乡、元儒,元仕
公居廉江瓦窑角村,元亨公居廉江长山尾,元达公居廉江车板区,元儒公居廉江县龙飞,
元乡公移化州市那务镇京堂庙山背村开基始祖,元乡生三子:肖成、肖瑚、肖谷,肖成之
子38世巫福公又徙信宜县丁堡镇圹岭开基始祖,肖瑚之裔43世裔孙上科公又徙高州市
石板镇樟岸村、大井等地,37世肖谷公移广西陆川县东村开户。
27世守仁公次子:巫鹏公之孙30世廷秀公迁广西省博白县大金坡上村开基。
27世守义生六子:道宗、道宏、道明、道冲、道钦、道嵩;道冲生二子:景通(移
广东省高要县沙龙潭)、景达(移连平内莞约坡)。
27世守智公移江西长宁后移赣县,
27世守正公移江西安远县车冻坑。
26世玉琏公裔30世云岳公由永定县溪口迁居江西省万安县良口立业,云万公迁万安
顺峰乡高桥、石富。32世北能公从永定溪口移江西赣县石芫乡广教寺松树下。
26世玉瑞生四子:其30世裔孙可习公从闽永定溪口迁江西省于都县城郊增坑。还有
移江西会昌县牛皮坪,30世耀彩公由清初从永定迁江西会昌县承乡盈龙堡(现西江镇)嶂
背坑立基。
伯四郎公后裔耀奎下习仁传振英迁广东省连平县内芙岭排马口头立基。
伯四郎公后裔还有移福鼎县峡门和江西万载县株潭乡获富狮子岭,广东省翁源县礤头、
肇庆、阳江、遂溪、茂名等地者。
20世伯五郎:据老谱记载移天公礤又徙上杭县南门及礤头,又移广东省翁源县勾刀
山,31世子茂公又移乳源县出水岩二甲寨下,后移乐昌县广埔上里坪,文让公再移湖南
桂阳县延寿里走马坪汉门水,又有裔孙32世可鼎公由福建省上杭县东元坑迁江西赣县大
湖江镇鱼池大山尾、美贤堂、道坑及攸镇乡燕山,34世盛生公由福建省上杭县礤头,迁居
江西省万安县廿三都(现潞田镇)遐坑开基立业,34世捷生公于康熙庚申--乾隆己已年
间从上杭礤头迁江西省遂川县高谢五斗江新江乡,34世乾生公于康熙年间协弟坤生二人,
由上杭县胜运里礤头迁江西省泰和县仁善乡二都大湖漏坑尾开基,35世仁光公迁泰和县
田边开基,至公元1970年子:平甫、平关二人,又迁至潮岭背白树下立基(现属泰和小龙
镇中洞村大湖),35世友云公从上杭礤头上村迁广东省南雄县北山上嵩村三元嵩开基。
第20世伯六郎,居永定县抚溪,配杜氏生四子:三八郎、四九郎、庚五郎、庚九郎,
三八郎创业于大溪,至30世友常公迁福安市林洋头立基。30世友殿公在明末清初时期迁
福建省宁德市赤溪镇立基。32世必能公和可贞公(字必让)由明天启七年和清康熙元年,
分别从永定县大溪迁江西省万安县漂神开基。四九郎则开基于抚溪,其裔30世有益公于
永定县抚溪营裹移江西省于都华山堡龙塘居住,29世应阳公和30世期周公从永定抚溪
迁江西省瑞金县智乡乌坑居住,34世维庆公于清朝嘉庆年间从福建永定县堪头圩移江西
省龙泉县西门外四里库下居住,即:现在遂川县泉江镇四苏库下,其庚五郎移广东省饶平
县大榕社,即:现在的浮滨镇五祉管理区,庚九郎,移闽五集圩,粤之连平、肇庆、中山、
廉江、阳江、其十八世念八郎,名容安,移居思平县右廊乡。
现住台湾彰化县田尾乡南镇村的巫姓,其祖籍为广东省饶平县五节岭山脚,后移住
於揭阳县白萝乡,其十四世祖文英,於乾隆初入垦於彰化县武西堡镇平庄,即今之永靖乡、
田尾乡一带。同治十二年十九世老前,移居同乡打帘庄发展,其裔现多经营园艺成功。
九世祖玄儒公於康熙中叶,入垦於彰化县永靖乡陈此厝,其后裔部份转居於南乾村,
十三世言雅时,乃移居埔心县罗厝,十五世廷议时定居於埤脚村,其时为谋巫姓族人之
团结及福利,永靖、埔心、田尾、溪湖之巫姓曾有联谊吃会之存在。
另有埔心乡大华村的巫姓,祖籍为广东省饶平县大榕社五节岭乡,十一世勤宝之子
为荣,於乾隆年间入台并住溪湖巫厝,於嘉庆末年巫厝被陈姓之攻击,而败走於邻庄埔
心大沟尾而定居。
台湾新竹县竹东镇压瑞峰里及台北市爱国东路的巫姓,祖籍为广东省饶平县坪溪乡,
十三世河赞公於清乾隆年间入垦於台湾府淡水,其裔孙多住於新竹东,部份移住於台北,
基隆市等。
又有住桃园县中坜市的巫姓,其十二世祖有大亦於清乾隆年间入垦於台湾淡水中坜。
20世伯七郎居罗滩,其后裔有移江西遂川县横岭乡龙团鸡公岭和遂川衙前乡斩石前,
伯七郎裔宽二郎下广三郎传恩念迁广东省翁源县龙仙长潭子立基。此皆仕猷公之嫡派也。
附记:祈派一世瓒公生于明庚午年,由翁源碗瑶前移居湖南省柳州桂阳县。
佑启公由江南迁宁化县卜居立业,坝公由闽卜漳州槐花树下上杭县泰和面楼迟折於
乳源碗瑶前卜业,腾芳由宁化迁上杭紫金山下立业,地名洞源坑坊。
翰耀:世系不明,生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始祖茂春:于四川邻水县贵临曹下马创业,
后又建业于合流水巫家沟,22世仕俊自楚南迁四川省大竹县,22世仕杰公自楚南迁四川
邻水县,24世林介生康熙四十八年,于四川省梁山狗石槽,后迁四川大竹县乾龙洞老屋宅。
祈、福二公后裔,有迁四川大足县龙水镇,邻水县之牟家坪、梁家埸、袁市埸等处。
另有九义郎由福建汀州府迁广东省翁源县,后来巫坤公又从翁源县迁广西省昭平县,
5代后苏恩公又从昭平县迁平南县同和乡庙宇村,10代后又从平南县迁蒙山县黄村镇林
秀村。
5、以宁化各地为祖基的仁公房后裔居住情况
长房巫仁,袭授黄连镇将,配葛瑞娘生一子:嘉善,嘉善配李氏生二子:良辅、良佑,
良辅配黄连娘生三子:孟郎、仲郎、季郎(到九世止),七世孟郎配黄氏生二子:正纲(字
应郎)、穆郎,穆郎配曾氏生二子:理郎、全郎(遗),理郎妣郭氏生三子:康郎、克让、念隆,
10世康郎至23世十七郎妣赖洪娘生二子:继郎、五郎,24世继郎居昆岗,五郎在宋淳熙年
间迁创古武溪,为古武溪开基始祖。五郎妣李氏生五子:梅郎、核郎、满郎、坤郎(前四房
均外出未详),海郎,25世海郎妣廖氏生四子:二郎、八郎、四郎(前三房均外出)、德郎,
至34世八常妣彭氏生四子:福崇、福汉、福隆、福连, 35世福崇妣邱氏生二子:得贵、
得高(居古武溪上村),35世福汉妣邱氏生一子:得清、继黎氏、续张氏(移居社下村),
35世福隆妣邱氏生三子:达、进、旺,继高氏生一子:亮,复继黄氏生一子:享,三继张氏、
四继施氏、五继徐氏、六继邱氏(居古武溪上村和方田乡等地), 35世福连妣张氏生三
子:得文(居和生源另祠),得武(居古武溪下祠),得经(无考)。
10世克让之裔居水茜乡巫甲村,10世念隆之裔居准土乡田背村巫家坊、大富村等地。
七世仲郎,传至22世笃郎由南宋初从县城迁禾口乡石桥下、新屋下等地。24世裔孙
得益公由南宋绍兴年间从县城迁济村乡辛田,为辛田始祖。其裔38世玉班公字南楼一支,
移居江西省石城县观下乡大畲村高礤坑居住。可宗公迁禾口街居住,可美公在清雍正年
间移居光泽县鸾凤乡坳背居住。玉班公一支移居邵武府龙斗沈家边,成状公由清康熙年
间移邵武府四十一都,小地名下渠坪栋。家应公在清雍正年间移新城百家畲,英爵公在
清乾隆年间移广西省太平府左州。英贵公徙居邵武,英盛、英相、英杞三人移居建阳县。
英燮公在清光绪年间徙居江西省赣县茅店。英发、英灏、英富、英贵、英盛俱往西川峡
江县。得益公之裔,另一支31世博公由元大德丙午年於辛田移入宁化县城,至35世永善
自明正统癸亥年徙居昌源里立基。其裔成钦往建宁县,成寿公之子邦森移居泰宁县麻沙
沙渡潭,成稳公生三子:兴、勇、威,移居麻沙,家毛移居建宁张家坊,英尧公生三子
嵩、岭、崇(三兄弟皆移西蜀健为县磨子埸),瑞崇移西蜀子岩。
仁公后裔有迁上杭县南阳镇黄坑村大埔,又有从上杭大埔再迁大田县桃源乡东板村。
还有迁武平、龙岩、永安、明溪、沙县、建宁、邵武、建阳、南平、福州、泉州、永春、
漳州、龙海、厦门,江西省宁都县长胜、固村、黄坊、赖坊、田头乡罗子圹、瑞金万田、
瑞林乡盖州村呈坑、安远县栋坑乡栋脑村和高云山、信丰县小江镇、大余县吉村乡吉村、
于都县罗江、兴国县陈也、兴江等地、乐安县湖坪、招携、坪溪、永丰县上固、中村等
地,宁冈县睦村乡龟边村黄龙洞、龙市镇巫家园、安福县大山乡清江村顶山村、新余市、
上高县田心村东波村、宜丰县花桥、奉新县上富乡和西塔、武宁县、南昌、弋阳、贵溪。
湖南省茶陵、广州市、汕头、珠海、海南、沈阳、北京市以及香港、澳门、越南、泰国、
暹逻、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地,以上均为四世祖长
房仁公嫡派也。
二、二房巫义后裔发展情况
四世祖二房,义公生二子:允郎、元郎,元郎公生三子:良爵、良表、良杰,良爵
生二子:庆郎、广郎;六世庆郎住中沙,其28世念七郎支宗移清流县布坑居住,30世
宣郎生三子:长子蔚郎为本城和东坑、赐锁园、巫坊及中沙支祖。次子赐郎,三子权郎
(自县城移乌村巫坊上屋坪),权公生三子:长子惠宣为乌村巫坊支祖,次子斌郎由乌村巫
坊迁黄香村支祖。三子葡萄郎迁汉口。30世顺四郎生二子:长子原成为本城支祖,次子
原受移广东。
六世广郎生二子:清任迁广东博罗县,清序至22世宗佑生二子:长子一郎住陂头坑,
一郎生六子:七郎、一九郎、二九郎、四九郎、荣郎、丙郎(居陂头坑)。四九郎移连城
宣和乡洋贝,其子添郎又移归杨里巫屋,即:现姑田镇杨地和文川等地,后裔迁长汀县河
田镇芦竹村上王坑。志益公在清康熙年间从姑田镇杨地迁往浙江温州府平阳县和苍南县
创业,素业陶碗传家。38世文英、文进二公在清初从杨地移居长汀县庵杰大屋背支祖。
22世宗佑公次子久郎生三子: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十一郎生二子:三郎、四郎,
三郎至37世福隆移居李七坑,至40世荣月公在明末清初,从李七坑移居江西省石城县
横江镇齐贤村伍家山立基,其裔近继公移大江头张古山下,可壁公出浙江省常山县居住。
可龙公在康熙壬申年出汀州府居住,邦福、邦容二公子孙迁居大江头居住。英德公在嘉
庆庚午年间移居永安市安砂居住。四郎生二子:长子四十郎(移方田泗坑、大坪地支祖),
次子二郎(移大朱坊支祖),十三郎生一子:秤郎,秤郎生一子:瑞郎(移竹子岭支祖),
十二郎生一子:八郎,至31世九郎(迁居九柏嵊支祖),其41世近甲公在清康熙年间,
由宁化县九柏嵊迁江西兴国县古龙岗,41世近旺公在清康熙年间由宁化县九柏嵊迁兴国
县樟木乡,又有从樟木乡分迁永丰县古县乡营下圹边村,于都县葛坳乡岩前圩和梨树坑,
38世仁稳公后裔迁江西永丰潭头乡下固村和上固乡桥背村,义公后裔还有迁吉水县白沙
乡南坪村,赣县江口镇渗湖子,于都县马安乡西芬村禾仓下等地。
三、三房巫礼后裔发展情况
四世祖三房礼公生二子:容郎(居宁化县)、宝郎生三子:佑京、铨郎、宗郎;铨郎
生二子:仁宽、仁勋;仁宽,字锡祚,自唐文宗和泰年间迁居虔属希江下郎宁邑三十都巫
家排创业(即今江西广昌县驿前乡巫畲村),仁宽生五子:义元、义才、义瑞、义华、义达,
其裔永池公迁宜黄县黄沙堡,永乌公迁浮梁县,景德镇,应公迁樟州和台湾,13世小誊公徙
居于都县,15世念三郎徙居宁化安远司,25世友晚在明永乐甲申年,自广邑巫畲迁石城县
柏中裹江地村大寨造居,友晚生三子:尚能、尚吉、尚环;尚能、尚环二兄弟又于明宣德
年间从江地村迁宁化县永丰里上东坑,30世荣华公迁福建省浦城县,荣彭公迁居上栈堡,
荣洪公迁上杭县,荣袭公迁居夏门、台湾,荣津公迁居上湛堡,荣雍公迁居宁都县,荣八公
迁兴国,荣寿、荣秀二公迁居瑞金县陈畲白泥段,35世兆禹,号德宇在康熙年间移将乐县,
石门楼,兆富迁武宁县甘溪村,兆寿,名虬龙,往崇安贸易外,兆万,号起万,迁居金溪县
许湾镇山下,兆万妣饶氏生四子:显文、显赞、显昌、显芳;兆修生五子:显仁往外贸、
显义往潮州、显礼往山东、显智往山西、显信往广东。显耀,号文光,徙居广信府外方,
显聪,名福元,康熙年间迁武宁县甘溪村,显文,名检,号金泰,迁金溪县许湾镇贸易,
显文生二子:良玉、良贵;显善、显学、显崇、显冬、显秋均迁居福建将乐县和石门楼。
37世良菁、良藻、良苗三人迁居宁都县,良仕往崇安县黄百里南历村,第38世德简公居
宁都县会同里王陂水南村,42世近金生一子:可全,字南松(居住石城县小松镇桐江村)。
四、四房巫智后裔发展情况
四世祖四房,智公生一子巫远,养一子巫进(世守祖坟)。巫远公生三子:龙生(迁梅州),
寿生(迁常州),雒生,其裔玉林郎居义昌源,武义村及城郊等地,其39世裔孙显龙迁江西
永丰县沙溪乡韶源开居。
另一支至17世福郎生二子:念一郎、万一郎(迁清流县林畲乡石下村,至今仍居其地),
念一郎(迁江西石城县中心坝),至27世十一郎,诰赐光禄上卿,生三子:千一郎、千二郎、
千三郎。千一郎:号龙岩,徵仕郎;千二郎:官名巫双瑞,字祥卿,号云岩,南宋淳佑十年庚
戌榜,探花及第,招为附马,统理诸军都督府大都督,光禄上卿,尚理宋第三公主赵夫人,
生二子:日麟、日凤。宋朝后期朝廷腐败,巫双瑞辞官还乡,建庙修斋奉佛,迨年兵陷京师,
元兵追逼,巫双瑞遭满门抄斩,株九族,石城县的巫姓全遭株连残杀。双瑞夫妇为国尽忠,
二子流落,石城县志记载列为忠臣。当时其弟千三郎有一同榜进士黄裕(姑父)在朝中
做官有点名望,为存祀计,千三郎被迫跟随黄裕,冒姓为黄免遭屠杀,千三郎:官名巫必超,
号雨岩,官授吏部宣读,生三子:日华、日新、日升。黄日华裔居石城县琴江镇兴隆村和
观下乡罗口、袈裟湾等地,有一部分迁往铅山县。黄日新迁福建省建宁县花栅下,黄日升
迁广昌县赤水镇其后裔遍及广昌县各地和宁都县长胜等地。清朝顺治年间,其后裔黄宗
圣者呈,官复还原姓,康熙己未亦修谱已合编矣,雍正年间修谱则未与修。于今风闻其家
所奉祖牌二姓均祀焉,欲后世世不忘巫姓云。
五、五房巫信后裔发展情况
四世祖五房信公:信公房因族谱修的较晚,其年代久远,前辈没有把各先祖的历史
情况记录下来,因此世系不太清楚,同是信公房谱,有的地方只四十几世或五十几世,而有
的地方又七十几世了,宁化县巫高和清流县田头信公房的房谱为信公生三子:安郎、泰郎、
定郎,安郎妣万氏生五子:本郎、俊郎、仍郎、杰郎、吉郎,而其它地方信公房的房谱又
记载为信公生五子:本郎、俊郎、仍郎、杰郎、吉郎。现在信公后裔的分布情况为:吉郎
公居宁化县城及城郊各地,俊郎公居肖坊,大和公居宁化官地,大科公居宁化大坊里,待发
公迁汀州草鞋岭,巫龙又移居新村里巫坊段,福达公自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
徙居龙上里石桥下,配洪氏、继陈氏生一子:观郎,乳名:友仙:字文斌,配李氏、继伍氏、
续廖氏生三子:祖荣、祖发、祖达。(观郎公:自元真五年于水口,捐赀建造九龙尊王神庙
一所,湮祀香火庇福无疆)。祖荣,字文秀,自宋理宗宝 右三年(公元1255年)迁居合溪,
文秀妣李氏、继廖氏生二子:均忠、均宝。祖发迁居江西省黄田,均忠后裔居宁化安乐乡
朱坑头、横锁乡水口村和江西省于都县马安乡。均宝,字仲义,居住合溪,元朝延佑二
年(即:公元1315年)移宁化县兴善里巫家坳(即:现巫高村)为巫高村开基始祖,仲
义妣黄氏生三子:显傅、显章、显胜。显傅,字九郎妣张氏生三子:石郎、王郎、六郎。
显章,字十郎居根竹巫家田,显章妣张氏生二子:宣郎、七郎。显胜,字十一郎妣伍氏,
继刘氏生二子:克勤、克俭。石郎妣邱氏生一子:元郎(居巫高村), 王郎移宁化县城,
六郎移江西兴国县,宣郎于元顺帝三年(公元1335年)迁居根竹,宣郎妣淳于氏生一子:
二十六郎迁清流里田乡田头村为田头开基始祖。士璜公迁江西省永丰县君埠乡北礤村杓
仔嵊立基。
克勤公移居宁化县城,其后裔在明末清初时期为繁盛时期,中书、知县、守备等官
职不少,人丁也兴旺发达,其邦戏公在清乾隆年间迁光泽县城内创业。
克俭公居宁化乌村(即:现湖村镇)巫坊,安郎公又从乌村巫坊迁水茜乡汪家地居住。
其后裔士容移鱼潭,士祖公裔由明末清初移江西省石城县龙岗乡绿水村、洋地乡桃花礤、
珠坑礤头居住,元善公移永丰里重源,家兴公移石洋墩,元超公移居李坑,元昌公移江
西石城县横江镇烟坊村巫家屋居住,后裔又有迁往福建省长汀县铁长乡岽子脑、正坪寨、
池牛湖、七故树下居住。寿老、寿生二兄弟由清朝顺治三年(即:公元1646年)从汪家
地迁江西石城县横江镇烟坊村坑尾居住,后来士卷公又迁珠玑村茶窝里居住,朝绪公携
子志良公迁石城县观下仙源村居住。另有:福先公移居宁化县安远司,寿元公移居黄坑
住河黎历,寿养公移居崇安县楠树下建平里毛庵,士世公移居崇安县会同里山前村梅子
桥,士祖公移淮土武德庙左畔,士泰公迁宁化永丰里牛角湾大路坎下,近耀公居建宁府
建阳县佳河里。信公后裔还有迁居福州市洪山桥,三明市和广东省博罗县,江西省南昌
市等地者。
六、东南亚的巫姓迁徙情况
据泰国巫氏宗亲总会会长巫庭光介绍,迁居泰国、印尼、新加坡等地的巫姓大多在
抗日战争时期,由广东丰顺及沿海地区的大批中国难民,有的逃避战乱,有的逃荒讨饭
而去的,也有部分在早年行商而去的,现有很多罗俊公后裔已改泰国姓,没有改的巫姓
人只有五千左右。
至仁、义、礼、智、信各公后裔,虽有迁移各省者,但大多仍居闽之宁化,有巫半县
之称,此则,我巫氏源流迁徙之迹,本支百世,子子孙孙,所当知者,故概略言其始末,
昭示来代,以明同源而流益分也,嗟夫!能言吾祖,郯子见师乎宣尼,不识其先,籍谈
贻诮于姬后,为人后者,其可忽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