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始祖巫罗俊与客家摇篮石壁村
--------巫元彪编
客家,是一个令人驰神往、心潮激荡的名词,她是指我国古代为避战乱从黄河流域
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在南方各省与当地人民进行广泛的交流、融合,在中原文化的
深厚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的显著特点
(即形成了共同的生存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社会心理素质、共同的语言----
客家方言)。尤其是客家儿女在长期的繁衍发展中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这种
新的文化景观,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并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研究。 据史学家研究,
如今散居在世界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后裔有198姓,前后共有150多姓客
家人在宁化石壁居住过,世界上近1亿客家人中,大约有一半以上人的祖先曾经在宁化
石壁留居过,其中台湾省和香港二地就有800多万人。因此,我们将石壁比作客家人的
“第二故乡”、“客家南迁的中转站”、“客家的摇篮”、“客家祖地”。
石壁为什么会成为世界客家民系的发祥地:
这与石壁的地理环境、当时的历史情况有关,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与开疆始祖巫罗俊
有着极其密切的社会关系。
石壁,是当时巫罗俊伐木经商所开辟的集贸市埸,也是当时黄连峒的政治、经济、
文化的中心,巫万宗袭荫黄连峒镇将时就在石壁居住。
石壁,在历史上并非单指今日之石壁村,而是泛指宁化西乡,甚至泛指宁化一带。
石壁在唐初及中叶称玉屏,是个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是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由于石
壁山高林密,洪荒野地,所以人烟稀少,早期只有古闽越人居住,自西晋末年中原发生
了震惊朝野的“五胡乱华”历史事件,熊熊战火燃遍全国。在统治阶级不断地颠覆政权、
夺取统治地位的争战中,中原人民饱受无休止的战祸之苦,纷纷举家举族逃离世代居住
的可爱家园,迁往相对比较安定的南方居住,从这时开始石壁就有了大量的中原南迁的
汉人(后称客家人)与当地古闽越人一道开发。
石壁这地方距江西石城仅十几公里,是由赣入闽的重要路线;而水路有经江西南丰
抚州入鄱阳湖的抚河、经清流、三明入闽江的沙溪河,水系源头都在宁化;赣江东源贡
水和闽西流经长汀、上杭、永定而入广东大埔成为韩江的汀江,其源头则在与宁化县毗
邻的长汀;还有广东东源之水的源头也在宁化附近的江西贡水之南,水路交通非常方便,
距石壁十几里之处有个淮土榨下村,从这里的小河里放木排可直达赣江而入长江;并可
与江南各重镇相通;又可东下潮、汕与闽西北各地来往更是方便。
石壁与江西石城相接,西北边境有巍峨高峻的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作为屏障,
可以防阻大规模的兵祸战乱。这里有尚未开发的茂密森林,土地肥沃,方圆共有200多
平方公里,地势平缓。一条九曲十八弯的玉屏河如故乡的黄河蜿蜒流过,使人产生了一
种恍若回到故乡的亲切感觉。更兼这里远离战火,安宁祥和,尤其使流离失所的人们感
到亲切。于是,南迁的汉人纷纷在石壁地区定居下来,开荒辟土、生养发展,在这里栖息
繁衍几代后才因种种原因继续外迁。
唐开元前石壁属黄连峒,即今闽西北的宁化、清流、明溪、建宁等县辖地,隋开皇
间黄连峒并入邵武,隶属抚州。因旧朝崩溃,新朝初建,位于闽赣交界处的黄连峒尚未
全面开发,故不曾设置行政机构。其时,南朝统治闽中的陈宝应和临川的周迪两大割据
势力余部趁机作乱,因而,武夷山这一带出现了许多土寇,时常拦路抢劫,甚至入村入
户打家劫舍,百姓惨遭涂炭,不得安宁。适有西晋永嘉“五胡乱华”之后迁徙定居在此
的中原汉人后裔巫罗俊,他少年负殊勇,天赋领导才能,智勇双全,治事果决、率众奋
起反击,以安抚有加、恩威兼施,剿平寇乱、平治草原各部落,使人民安居乐业,乐享
天伦,从而巫罗俊成了当地的救世主。至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全闽仅置闽县、
建安、南安、龙溪四县,黄连峒这一带隶属于建安县(今建瓯市),此时正值隋炀帝当
政。隋炀帝昏庸无道,沉湎声色,各地草泽英雄纷纷起来造反,群雄并起,战火纷飞,江
南半壁属东海李子通的统治范围,但象位于闽赣交界处的黄连峒,因县治离此地有近千
里之遥,况且尚未全面开发,所以也是鞭长莫及。因而土寇蜂举,民不聊生。况且黄连峒
地域广阔,有千里之地,刚靠巫罗俊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维持好整个黄连峒的社会治安,
要使整个黄连峒的人民都过上太平日子,不遭受土寇的袭击,得靠大家的力量和有个万
全之策。于是巫罗俊发明了一种叫做“三合土”的建筑材料,用这种材料来建筑城堡其
墙坚实无比,可达到易守难攻的效果。他又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结合闽西的地理环境,
设计出一种具有客家特征的居住建筑,叫“土楼”,这种土楼非常坚固,具有防御功能
兼屯居安全、采光合理等长处,一座土楼就可以居住上百户人家。不但有效地防御自已,
免遭土寇袭击,而且增加了团结的气氛。附近的农民也纷纷效法,流行在闽赣粤边界到
现在。 巫罗俊又率领广大民众在各村四周筑起堡垒,将村庄围绕在中央,然后在高山
上设立烽火台,分兵把守,把黄连峒变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从此土寇再不敢来侵犯,
维护了黄连峒人民的社会安宁, 使这一带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幸福自由而富足的生活。
而武夷山两侧的其它地区到处都有游兵散勇打劫,时常遭遇土寇歹徒骚扰、奸污的现象。
只有黄连峒这个地方,因有大智大勇的领袖人物巫罗俊统治黄连峒后,黄连峒这个被世
人称之为“蛮荒之地”的地带,被巫罗俊建立成世外桃园般的“自由王国”,并有“夜
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时期。这时的巫罗俊,以他出色的组织才能、严密的决策思
维、爱国爱民的优秀品质和高超的武艺,赢得了黄连峒人民的爱戴。因此,这时节他无
形中已成为黄连峒人民的领袖人物了。
公元616年因朝廷发生了大的变革,出于保卫国家的善良愿望,巫罗俊被应征入伍,
巫罗俊从军时献奇计分化瓦解敌军、作战时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武艺精湛勇冠三军的
名声传遍中原,后因上司杨一郎冒领巫罗俊的功劳,因此托辞回家。不到数月,起兵于
海陵的李子通打败了杨一郎,占据了扬州, 并称吴帝,李子通称帝后就广为召募人才,
在江南一带收罗文才武士,因巫罗俊勇寇三军的名声传遍中原,因此李子通派出特使前
往黄连峒想笼络巫罗俊,并封官许愿。巫罗俊为了观察和试探李子通的政绩和为人,看
他能不能成气候,于是他打着伐木经商的名义放排至扬州。在扬州期间他发现李子通成
不了大气候,因此他作出不接受李子通的封号的决定。黄连峒的特产油杉在吴地大受欢
迎,获得很高的利润。巫罗俊回乡后又率众辟土开山,同时伐木经商,充分发挥本地的
优势。巫罗俊又学中原汉人的交易方式,在石壁开辟了第一个集贸市场,作为黄连峒与
外界的交易埸所,山民们在这里销售自已的工艺品和土特产品同时又购回从扬州进货的
日用品,从而促进了石壁的发展与繁荣,这种交易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随着集市贸易
的发展石壁就成了黄连峒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此,巫罗俊开通了石壁与江南重
镇扬州等地的通商渠道,石壁名声鹊起,传遍九州大地。接着,巫罗俊又在黄连峒开采
金、银、铜、铁沙等矿藏,发展、壮大自已的经济力量,特别是开采金、银矿,对以金、
银为流通贷币的时代,尤其显得重要(现在宁化县冶平乡上坪村的南峰段还有当时巫罗
俊率众开采金、银矿藏的矿洞遗址)。冶炼业的发展,使石壁名声远扬,与江南各地的
贸易也越来越频繁了。从这时开始,就有南迁的中原汉人顺着巫罗俊伐木经商的路线不
断涌来,他们从赣南翻越武夷山脉的站岭隘处,首先来到石壁暂时安居下来,然后再分散
在巫罗俊管辖范围的各地繁衍生息。受尽流离颠沛之苦的中原汉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能够找到石壁这样有安全感的地方,犹如找到了理想中的“圣地”,于是他们便趋之若
鹜,不管山高路远,跋涉而来。因为石壁居住的大多是从中原河洛迁居而来的汉人,从生
活习惯,民族风俗都大致相同,便于沟通,起到互相帮助的作用,再加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人身有保障,不要担惊受怕。在客家人中,曾流传着“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的说法,
足见石壁的社会地位之崇高,历史上曾经在客家人心目中占据何等重要的位置。
唐武德四年,吴帝李子通败死。唐王朝统一了中国,但刚刚建立政权不久的唐王朝,
外患不断,唐高祖李渊只好将注意力集中到平定边陲外患方面,对像黄连峒这样的边远
山区尚无暇顾及。因此这种地方暂时处在”三不管“的境地,而这种地方的民众却极希望有个安全感,所以就会公推出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物出面主持局面。巫罗俊的英名早
已传遍闽赣边境及中原各地,除了他勇猛过人、才学双馨外,还有他能成功的很重要的
一点是:能团结土著,知人善用。因他人品高尚,治世有方,更兼他秉公处事,深得人
心,因此众推巫罗俊为黄连峒的首领。从此巫罗俊肩负起领导整个闽西北人民进行开疆
辟土、艰苦创业的重要任务,短短几十年间开辟了闽西北千里之地。
其时,黄连峒还是以土著( 时称“蛮獠” )为主,客家先民在此地落户的并不多。
由于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如造纸术、印刷术、纺织印染和制造
等工业技术;还带来了优良的教育、文化等时代文明,使黄连峒以及整个赣闽粤边界山
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科学和文明程度都得到迅速提高。这对当时文化及教育都比
较落后甚至可以说尚未完全开化的土著来说,正是一个吸取有利因素促进部落发展及优
势互补,促进当地社会文明进步的机遇。土著对南迁汉人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
表示极大的欢迎和认同,况且汉人数量不多,没有对土著构成生存上的什么威胁,因此
与土著相处得比较融洽。特别是出现了大智大勇的领袖人物巫罗俊,使客家先民在这一
地区声誉很高。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黄连峒一带成了一个“真空地带”,一时还没有列入唐王朝的
版图之中,直至贞观三年巫罗俊才到唐王李世民的行营上疏,奏称“黄连土广齿繁,宜
授田定税”,朝廷嘉纳,令翦荒自效,先后颁诏敕封巫罗俊为黄连峒镇将,镇国威武侯,
赐与尚方宝剑,便宜行事,袭荫三代,世守厥土。而此时唐王朝初建立,外患内忧不断,
朝廷也无暇顾及这种边远地带,只是给主动归顺唐朝的巫罗俊封个威武侯官职,令镇黄
连,剪荒自效,也没有给这一地区的人民增加过多的徭役负担,只是象征性地缴纳一些
贡赋而已。因此,巫罗俊又赢得了数十年平稳持续发展的宝贵时间, 巫罗俊利用这一
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他还提倡设立助学奖励基金,就是各家族要
留有“公田”,以岁收稻谷作为奖励品,入学儿童每人每年奖励稻谷数石。这种兴教义
举也极大地鼓舞和促进了黄连峒人民重教兴学热情,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从此,这种
良好的风俗就一代代传下来了,由于他的大力倡导和极力推行, 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
终于培育出一个个艺术大师,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人才,弘扬了中华文化。这种文化景观
最终孕育出灿烂夺目的客家文化,历史学家在评论理学的发展时就下了定论:理学是客
家兴起的。这个论述不仅非常正确,而且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客家人重视文化教育的
辉煌成就。这些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艺术殿堂中,闪烁
着熠熠光辉。
从贞观3年,巫罗俊晋见唐太宗被封为威武侯镇黄连开始,巫家连续三代世袭威武
侯,巫罗俊及其世袭侯位的子孙,借助唐天子特赐的尚方宝剑之威,将黄连峒建立成一
个“独立王国”。而作为开疆始祖的巫罗俊及其继承者就是这里的最高统治者,在这一
地区建立起巩固的统治权力和领导地位,使这一地区能够保持近一个世纪的稳定发展局
面、使这一带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经济比较繁荣,文化教育也有大的发展,人民过着丰衣
足食的富足生活,在当时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因而对散居在武夷山两侧广大地区的闽赣
客家先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他们南迁后的临时居住地,不断遭到战乱的威胁和破坏
以及土寇的骚扰时,正要寻找一块安身之地,“石壁”这个“自由王国”正是他们日以
夜求的理想之地。因此,不少人便又举家迁入石壁这个安宁的所在居住。正由于这种安
宁的社会环境所具有的吸引力,使这一带出现过“远近争附之”的局面《宁化县志·建
邑志》。争相迁来石壁一带居住的人群中,除了中原南迁来的客家先民外,饱受土寇之害
的土著也纷纷向这个闽赣边界,首次出现的由客家先民领袖的“自由王国”聚集,以便
寻找到更为理想的栖息地,及更具有安全系数的“避风港”。据记载:刚从福、潮二州
逃入黄连峒邂役的百姓就有三千多户,从中原迁居而来的客家人更是不计其数,此后居
住石壁的南迁汉人就不断增加、越聚越多,而且石壁的名声也就越传越远,成为乱离中
南迁汉人向往的“圣地”。并建立起绝对筑固的统治集权,为后来成为南迁汉人投奔的
目的地,最终形成“客家民系的发祥地”、“摇篮”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这样的太平年景一直延续到唐开元13年,唐王朝才开始加强对闽赣边界山区的统 治,将黄连镇升为县;开元26年,置汀州府,划黄连县归汀州府管辖;天宝元年,改
黄连县为宁化县。几乎在整个唐代,这一带政局一直都比较稳定,出现了长期繁荣的局 面。加上巫罗俊的开发。使这里民阜物丰,这对于饱受战火、瘟疫、荒灾之苦的中原南
迁人民来说,不啻于是一个久久寻找的理想王国,因此,产生了一种引人的魅力,这里 的社会地位也就不断提高。
当时,闽西赣南一带是闽越族世代聚居之地,土著有比较强大的势力,并与汉族大量
移民及封建朝廷之间经常发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诸如开荒造田所占的山界,木材资源,耕
作所需的水源以及生存空间所受到的威胁,和人为的一些矛盾激化等。如唐末黄巢起义,
王仙芝掠江南,江南大乱。随着黄巢大军往来赣闽粤。为避战乱而南迁的中原汉人和早
期从中原迁居江淮一带的客家先民,大量移居武夷山南侧战火未殃及的地区居住。在黄
巢之乱为避战火而大量迁入赣、闽、粤边界山区的汉人数量激增时,土著与汉人的关系
骤然紧张起来,土著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爆发了各种反抗斗争。最早有“钟
传聚蛮獠,依山为堡”,反抗队伍人数达到万人之多;十几年后的昭宗乾宁元年,又爆发
了黄连峒蛮二万围汀州事件<《资治通鉴》卷259页>。从唐末至宋代,土著的反抗斗争
持续不断,他们与南迁汉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激化。因此,散居在这一带的客家
先民,势必时常有遭受土著袭击的危险。在这种生存的恶劣形势下,能在由客家人掌握
地方政权、由客家后裔当土著领袖的地区生活,对南迁汉人来说是会产生极大的荣耀感
和安全感的。为了避免遭到土著的欺压或袭击,那些散居各处数量较少的客家先民就纷
纷迁移到石壁来,以求得到安居乐业。这也是宁化石壁成为客家先民聚居地的原因之一。
宁化石壁,是中原及江淮汉人南迁后建立的第一个“自由王国”----这里有客家先
民引为骄傲的英雄人物领袖着土著;这里有唐初至唐末长达200多年的长期稳定的社会
环境;这里有比较发达的农业与商业经济结构利于客家人开发;客家群体力量与创造力
在这里能够得到完美的体现与发挥,享受到勤劳致富的劳动果实。能生活在由汉人为统
治势力的地区,汉人同胞能不引为骄傲与自豪吗?能不趋之若骛吗?因此,在唐末以后
至宋、元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许多南迁的汉人都愿意到这里来寻找栖息繁衍的所在。
此后数百年间又发生了几次中原与江淮汉人向南大迁徙运动,汉人都以赣、闽、粤边界
山区为躲避战乱的理想栖息地。大量南迁的汉人成为这一地区的主流后,便在巫罗俊开
辟的宁化、清流、建宁、明溪及赣、闽、粤边界山区广袤的大地上孕育,而逐渐形成客
家民系,因为客家民系已形成了汉族中一支非常优秀的民系。客家人在赣闽粤边界山区
确立了主导地位,其中曾有不少客家人的祖先在宁化石壁住过,石壁形成当时南迁中原
汉人的大本营。因此,客家人的主流在迁徙中曾居石壁的说法成为众所公认的社会共认。
在这种情况下,后来迁移来的中原人和相邻的民系(如福州、漳、潮)的移民及部分土
著都明显感到这种社会共识的强大压力。为了尽快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培养宗族
成员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增强宗族群体的凝聚力,于是纷纷修改本族历史,使之与曾居
石壁的说法衔接起来。而所有的南迁汉人都认为:由客家先民当领袖的宁化石壁是客家
人的大本营是客家人的骄傲,因此都以在石壁留居过为荣,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人们
都以祖先没有在石壁居住为憾事,为了尽快与客家主流认同增强宗族的荣耀感与凝聚力,
那些祖先没有在石壁居住过的客家人也纷纷修正了族谱,将先祖写成是从石壁迁出的。
石壁居住的南迁汉人由聚而繁由繁而散,据说石壁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辉煌的时
期,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田畴连片,庄稼茂盛,林茂粮丰。但由于聚集的人口实
在太多了,最多时石壁聚集了80多姓客家先民,史载有一段时间曾聚集到十万人,一
度人口暴涨,于是又出现了人多地少的局面。富有创业精神的客家人便又开始寻找新
的开拓之地,他们向所有未开垦的山区进发。所以,历史学家们认为:客家人的发展史,
就是中国东南山区开发的历史。
客家人创造的辉煌灿烂的客家文化, 在中华民族璀璨夺目的文化迥廊中熠熠闪光。
这一切,都与一个光辉的名字有关---开疆始祖巫罗俊。